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人体解剖学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0-04-19  点击:762


       

郑鸿燕 周雅萍 黄艳 朱汉卿

摘 要: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借助数字人信息平台,微课视频,临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以病例引入,进而划分为5大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同时进行效价分析,研究一个适合中医院校实际情况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解剖学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高等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混合式教学就是结合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人体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理念是“快乐学解剖”,传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现象极为普遍: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是实践能力却很欠缺,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故我们尝试在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借助数字人信息平台、微课视频、临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在中医院校学生解剖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研究一个适合中医院校实际情况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解剖学教学培养模式,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专业学生130人,课程内容为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学生入学成绩、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1.2 实验分组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对照组:65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授课、实物标本、挂图、模型。

实验组:65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内容为神经系统,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内容提供给学生人体解剖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微课视频,开放解剖标本实验室和数字人平台,开放南京杏林解组之家公众平台)。

1.3 实验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临床案例分析:李伯伯中午1点左右,突然觉得头炸了一样痛,吐了几次,感觉手抬不起来,站不住。下午3点左右,赵伯伯突然神志不清,家人打120急救,送入医院就诊。询问家属得知赵伯伯有高血压病,未服药治疗。没有糖尿病,平时好饮酒,吸烟约20余年,每天至少一包。家族中兄弟姐妹均健在,血压均较高。体格检查:T36.2℃, P60次/分,R19次/分,BP180/100mmHg,W75kg,H165cm。体格偏胖。嗜睡状态,呼唤仅能睁开眼睛。体格检查欠合作。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屈肘、伸膝时折刀样肌张力升高,无萎缩。左侧肢体针刺觉障碍,右侧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左侧肱二头肌反射增强,膝反射增强,右侧正常。左侧腹壁反射消失,右侧正常。左侧Babinski症和Hoffmann症阳性,右侧未引出。颈项强直,Kernig症两侧阳性。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基底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

该教学设计以病例引入,进而划分为5大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知识点1:什么是内囊。内囊损伤后的症状。知识点2: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知识点3: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知识点4:视觉传导通路。知识点5:脑的供血血管(该项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设计获得了2018年全国首届“萧迪杯”高等学校医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1.3.1 课前预习

教师预先布置任务(神经系统内容5大知识点),提供多种素材,包括教师根据5大知识点设计的神经系统解剖学PPT,教师录制的神经系统解剖学微课视频,数字人操作系统中的神经微课视频,QQ、微信和邮箱随时和学生保持沟通,提供补充资料(解剖学学习指南)和参考教材和解剖学精要(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及相关临床资料,开放解剖实验室,解剖标本陈列室观察神经系统模型和标本,以及数字人可视化操作系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人体解剖与组胚学系网络公众平台(南京杏林解组之家)开放。

1.3.2 课堂互动

教师对学生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难点和重点,并进一步通过交流讨论由学生主动去寻求问题答案,教师则组织协调教学课程,在学生演讲完后进行补充、解惑,进行神经系统内容总结。

1.3.3 课后总结

学生进行神经系统的知识总结,归纳整理。课后学生做出总结分析报告。

1.4 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课堂随堂测验:随机选定教学大纲中神经系统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以名词解释和简答的题型分别考察学生对位置、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的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学生神经系统病例分析题。

临床病例分析题:某男,60岁,在一次情绪激动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急诊入院。2天后意识恢复,但右侧肢体瘫痪,数周后检查发现:(1)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2)整个右半身的浅、深感觉消失,但痛觉仍存在;(3)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4)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癱痪,鼻唇沟变浅,发笑时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试分析患者病变部位及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显著性用t检验判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课堂教学效果考核

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具有代表性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做出病例分析总结,优秀率能达到29.23%,良好率能达到47.69%,实验组学生回答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对今后医学课程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互联网技术对适当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混合式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借助教学视频和网络媒体等信息化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负责答疑解惑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资料和学习节奏,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还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經验交流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人际交流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全面认识问题等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讨论或答疑等交互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实现因材施教。

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教学正在逐步进行混合教学的改革研究,如祝睿等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学教学[2],尹亚玲等[3]也对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学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还尚未有中医院校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而南京中医药大学解剖与组胚学系引进了最新的“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采用国内最新的数字人数据,学生可在数字平台上进行解剖结构任意角度旋转,便于转变视角、多方位观察和学习5大知识点中所涉及的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录制了神经系统解剖学微课单元,可供学生不断的在南京解组之家网络平台观看和学习。

此次在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神经系统)做出教学设计,划分5大知识点,充分整合数字人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解剖学微课视频,同时结合临床病历分析,实施了混合式的教+学过程,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混合教学模式的神经系统教学效果考核中,实验组学生回答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说明混合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解剖学微课和数字人系统操作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并掌握人体结构,更能够充分提高他们的解剖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实验组学生的病历分析总结报告清楚、详尽,和临床连接紧密,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让枯燥的解剖基础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是促进了解剖学与中医科学、信息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解剖学各个系统的教学设计如何完成?知识点如何细化?如何导入恰当的临床案例?这些都是后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洋,周珊红,刘延峰,等.信息化背景下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6):142-143.

[2] 祝睿.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45-547.

[3] 尹亚玲,王博文,柴志方,等.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7,37(3):41-46.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20-04-19

上一篇:构建具有中职特色四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模式
下一篇:翻转课堂给医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