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征集

时间:2019/08/23  点击:745


       关于征集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并将其作为党建带群建、推动科协基层组织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为树立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旗帜和品牌,扩大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鼓励动员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中国科协现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支持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 一、征集内容 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 二、征集要求 (一)科技志愿服务Logo设计要求 1.该标识主要用于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相关新闻报道、文化宣传、活动环境布置等使用。 2.作为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视觉形象传达”,该标识应遵循标志标识艺术创作规律,符合标志标识设计表达规范,方案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 3.该标识设计水平应满足如下要求:主旨突出,易于识别,适于做各种延伸设计,利于进行内外推广应用;构思精巧、简洁美观,富有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融合、彰显形象。 4.作品形式不限,可手绘或使用制图软件制作,需附创意设计说明,字数在500字以内。 (二)科技志愿服务口号设计要求 1.符合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要求,应兼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句式简短,朴素流畅,便于传播。口号字数控制在10个字以内,且要有500字以内的口号创意说明。 3.号召力强,激发人心,产生共鸣。能起到团结凝聚不同领域科技志愿者的效果,让科技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4.适用于媒体传播,能够长期使用。口号和Logo达到一致协调的效果,起到交相辉映、相互感染的作用,便于媒体使用。 三、投稿方式 1.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10月10日。 2.Logo图片格式为jpg,尺寸为4000px*4000px。 3.投稿者须将设计作品(含成品jpg及设计原稿)及简要作品说明打包压缩后发送至电子邮箱。 四、评选办法 1.初审 由工作人员对征集上来Logo及口号进行初审。 2.网络投票 通过初审的参选作品在网上公开展示并进行网络投票,从中各选出得票数前10名的作品,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3.专家评审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网络投票入选作品进行评审,从中各选出5个入围作品,分别给予2000元设计经费补助。 五、结果公布与使用 1.中国科协将于10月底前在官网公布入围作品,并开展后续工作。 2.对于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入围作品,中国科协拥有其著作权,作品作者不再享有著作权。 3.入围作品将以原创或修改稿方式应用于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相关新闻报道、文化宣传、活动环境布置等。 六、其他 1.本次活动采用书面征集和网上征集两种方式。信件、电子邮件投稿请注明“科技志愿服务Logo及口号”征集字样。 2.使用制图软件设计的作品最终入围后需提供psd、tif或cdr等格式的原始文件,不要合并图层。 3.投稿请明确标注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和个人有效证件号码。 4.投稿作品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能交付其他单位使用。如因一稿多投、涉嫌抄袭侵权等问题,由作者承担相应责任。投稿作品相同者,以发件或邮寄时间为准,取优先投稿者。 5.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所有。 七、联系方式 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人:李 强 李玉磊 联系电话:010-65005187 电子信箱:jicengfuwuchu@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13号楼607室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联系人:蒋玉平 刘 晴 联系电话:010-68578249 010-6858230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9年8月19日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19/08/23

上一篇:130亿岁!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隐身黑洞
下一篇:世卫组织呼吁深入研究微塑料对健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