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从人类生产力发展中看智能社会

时间:2020-05-19  点击:548


       

王志强 王飞鸿

摘 要:以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主线,阐述人和生产工具关系的变化;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研究智能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智能社会如同一个人具有鲜活的生命,主要由5个功能组成:数字化是其生命力,互联网是其神经网络,大数据是其血肉,云计算和深度学习是其具备的思考能力,人工智能是其精气神。

关键词:生产力 智能社会 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3

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一直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进化和发展,来到今天以智能为特质的现代化社会。这种力量就是18世纪法国古典经济学家佛朗斯瓦·魁奈提出的概念——生產力。马克思主义对此做了完善并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客观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机器创造让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和生产工具关系在逐步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化开始发生发展,智能社会的特征也越来越显著。

1 人类为征服自然在不断地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在漫长的年代里,人类在追求生存中不断地思考问题、思虑现象,提高了大脑的智力;不断地发现创造、经历失败,提高了生活的能力。这个过程主要在做一件事,就是在寻找外力让自身能力更强大,以获取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源。

关于生产力的先进性演变,历史学家总结人类发展经历了两次巨大飞跃。第一次巨大飞跃是农业的产生,距今大约一万年。人类从居无定所、依靠大自然赏赐生存,进入到定居、能掌控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那个年代里,耕作工具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生产力。

在近一万年的农耕生活中,人类经历了无数的生产失败,在一次次教训中一步步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术,进而创造了更有力的生产工具。生产力在这种状态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18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量变到质变,再次让人类获得巨大飞跃,那就是机器的出现,机器代替人力,甚至能做人力没法做的事情。人类生产力在这个阶段的发展速度比过去快得多,手工生产、个体工场的集聚形成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前所未有的规模化生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科技创新,也就是所谓的工业革命。工业化开始成为引领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以发电机和电动机为代表的电气化让人类得到极大解放,创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推动人类社会走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以现代化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工业生产取代农耕生产的主导地位,工业化引领社会文明,农业人口逐步城市化。

2 生产工具从服务人类向适应人类转变

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主宰世界发展了200年,造就了人类十分满意的现代社会,更为重要的是使得生产力以“倍增速度”快速积累,进而推动形成了新一波生产力发展浪潮——信息化,带来了称得上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巨大飞跃。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从这个角度看,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产业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形成了信息革命浪潮,在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经济社会,呈现出鲜明的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让工业化如虎添翼,也让社会现代化大放光彩,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这个转变的最大特征是生产工具从服务人逐步做到适应人。

2.1 自动化:信息化的孕育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留下了巨大创伤,却又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自那以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原子能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中电子计算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伴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还能辅助甚至代替脑力劳动,自动地完成人设定的作业。办公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等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当代意义上的智能化已在这时悄然产生,推动着再一次的工业革命。

2.2 智能化: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信息科技在20世纪60年代催生了互联网,为人类社会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之后,万维网、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建立了统一标准,实现了计算机互联互通,一张巨大的互联网迅速在全世界铺展开来。在很短的时间里,网景浏览器诞生,这是互联网的发动机,更是信息化的加速器。互联网让国家与国家、人与人越来越“近”,地球越来越小,小到像个“村”。互联网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集合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带动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出现,与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行业技术汇集产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运用到机器上,使得机器像人类一样自觉学习、思考、创新。过去没有生命的事物都“活”了,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在生产生活中互动、交流,生产工具不仅为人类使用,还主动和人类相识相知,协同创造生产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并日趋成熟,智能化社会的身影愈加清晰。

3 智能化生产工具让人类生产力更加完美

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正在世界上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智能机器网络,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应用在一些农业和工业生产、生活和商业服务上。可以预见,在未来社会,每件生产工具、服务工具都会带有人工智能的气质,人类世界将由人亲力亲为转型为智能化主导的社会。智能社会如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其有这样5个功能特征。

3.1 智能社会的生命力:数字化

数字化是基础信息技术,也是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其主要特征是可计算,把纷繁复杂的各色信息转换为可度量的数字,建成数字化模型并转变为二进制代码,成为可计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将连续变化的输入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数字0和1表示。这是数字化的基本功能。

数字化是计算机、软件技术、智能技术的基础,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计算机,离开数字化就没有多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也就没有今天的智能化之说了。数字化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将和智能社会相生相伴。

3.2 智能社会的神经:互联网

在很长的时期里,报纸、广播、电视主导着世界传媒领域。而今,互联网已成为传媒霸主,通过成千上万的网站、数以亿计的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实现了真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这个大众传媒比以往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多更快、更经济、更有效地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传播到四面八方。

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全人类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每个人都能对一群人带来巨大变化,每件事物也与诸多事物产生无数的信息关系,这就是已经形成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物联网。众多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包括移动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以及汽车、服装、可穿戴设备等生活用品。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量信息[2]。

3.3 智能社会的血肉:大数据

从数学专业说,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但是从信息化角度来说,数据不仅包括数字,还有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大数据用以描述信息资源量之大。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1年发表的报告中说:“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3]。” 具有规模海量化、处理快速化、类型多样化和价值碎片化等特征。

大数据技术让人类获取庞大的信息化的生产资料,这是基础的一步,其核心要义是对数据的处理,也就是对数据的“洞察能力”,通过洞察实现数据的“增值”,进而实现更高的决策效应。完成这个目标,单台计算机无能为力,必须依托云计算的流程优化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挖掘。这里可出看出,大数据与云计算是密不可分的。随着量子计算、自动软件的发展,大数据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对动态数据的分析处理将会越来越强,这种能力也将会从商业应用扩展到大众使用。

3.4 智能社会的思考力:云计算和深度学习

云计算和大数据,谁催生了谁,难以定义,但是两者相互依存无法分割却是事实。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化技术、分布与并行计算技术的完善,创造了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以及以存储、计算等为主要内容的云服务,克服了传统计算模式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使得大数据处理越来越普遍。为此,微软认为云计算是将计算资源分散分布,是一种“云+端”的计算,将资源分别放在“云”上、用户终端以及合作伙伴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合理配置计算资源的分布[4]。

计算机的升级发展,逐步产生了机器学习,其目标是让计算机系统具有人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深度结构学习或分层学习)是基于数据表示的一类更广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建模及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决策过程由计算机在深度神经网络内部自动完成[5]。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加速發展进程中,深度学习如鱼得水,带动机器学习算法、方法日新月异,形成了众多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尤为显著。

3.5 智能社会的精气神:人工智能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2017年说:“云计算与日俱增的强大威力、运行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力算法,再加上今天能够获取到的海量数据,在这三股强大动力的交织驱动下,今天,我们终于有能力实现人工智能的梦想[6]。”

人工智能是个新生事物,却让当今人类社会充满了迷人新奇特征。生产工具有了感知能力,能够做到感知外部世界,并获取相应的外部事物信息。还具有认知能力,能够记忆并利用具备的知识对众多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够自觉学习,使自己适应环境变化并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形成决策并传达相应的信息[7]。

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工智能正在与产业技术深入融合,成为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拥有无穷的潜力,有能力颠覆任何现有的垂直行业。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还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在认知功能方面需要更多努力去突破,同时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需要同步研究的新课题。

4 结语

对于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划分是相对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科技革新相互衍生、推陈出新,很难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智能化便是与自动化一脉相承,也是源于机械化、电气化时代的一场科技革命。但是,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智能革命与前三次科技革命有着本质的差异。从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一直是只有人类自身在不断学习、积累并创新;而智能化时代,是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和创新。更为显著的差异是,在前三次技科技革命时代,人类创造新机器后要去学习和适应它;而在智能化时代,机器将主动学习,并不断地适应、服务人类。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将带领人类突破自身潜力的极限。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生命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正在加速发展,理论技术在加速整合,所有这些都将催动着人工智能的发动机快速运转,必将把智能社会推向最高水平,产生新一次的技术革命,让人类获得更强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际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M].上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 李彦宏.智能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3] 姚玮,江樱.浅析电力企业如何应对大数据[J].科协论坛, 2013(8):49-50.

[4] 夏铭远.浅谈云计算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新通信, 2018(15).

[5] 汪飞.基于人工智能下深度学习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电脑迷,2018(10):148-149.

[6] 沈向洋.微软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智慧[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7(6):19-21.

[7] 刘卫国.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铁路,2011(1):83-86.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20-05-19

上一篇:包装设计对消费行为影响探究
下一篇:“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