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汪美
摘 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地位如日中天。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完善的必要性正日益被认识到。教育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来源,为巩固信息技术教育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发展其面向多个领域的基础作用,教育应从中小学生抓起,为在互联网方面占据优势地位,重中之重即把握并抓紧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大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形式会在未来对本国的互联网技术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将会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过程浅析未来趋势,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要性说起,论述该课程多年来的变化及趋势。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对互联网发展的必要性
在信息急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十分广泛。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行业的支持,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成为了各行各业开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也因此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1]。信息化的时代中,人们都需要用网络来共享信息、获得信息、掌握信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键之举是青少年发展。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更快速发展、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梦想,面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方法。
1.2 对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合理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引入到编程之中以后,通过编程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其他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注意力、学习自主性等,增加孩子们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学习编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学习编程思维,通过编程转变和创新固有的思考方式。互联网的覆盖面极广,从事互联网相关专业的人才也将会被大量需要。
2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发展变化
前些年,由于总体经济水平的落后加上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导致中小学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城市里环境相对好一些,但是由于总体的局限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每个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在偏远地区,没见过电脑的孩子们比比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硬件设备逐渐普及完善,基本实现每位同学一台计算机的梦想,孩子们都可以自己独立地享有一台电脑进行学习和操作。加之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的完善更加强了全国范围内信息技术课程领域的强化。
3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发展变化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2]。现如今,引入编程成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主流趋势,对于互联网时代,处处用得到网络,而编程又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根本和核心,能否抢先认识到编程的重要性决定着能否在未来的计算机时代占据有利位置和主动地位。当下是互联网时代,编程乃是互联网发展之根本技术。从中小学开始引入编程教育将会弥补前些年我国曾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巩固我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已取得的地位和成绩。从小抓起,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新换代,从简单的教孩子们画图、打字深化为相对较难的编程。当然,教孩子们学习编程并不意味着希望今后他们全部都是编程人才、电脑大咖,编程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我们可见的优点,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等。
4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及趋势浅析
4.1 发展历程
前些年,当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还没有到达如今的速度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在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态度方面都不容乐观。具体来讲,2000年之前,信息技术课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从1981年到1986年是实验探索阶段,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会议之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城市中普遍开展起来。如在北京,几十所中学配置机房编写教材。第二,从1986年到1991年是稳步发展阶段,扩大了各个省市的试验规模。第三,从1991年到1997年是积极发展阶段,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组织。第四,1997年到2000年时全面推进阶段,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2000年以后到现如今,是大力普及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变为必修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和补充。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的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教学体制、模式、内容的转变和更新正日益被关注着。
4.2 发展趋势浅析
发展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掌握信息技术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3]。信息技术虽然是学生正式认识网络的方式之一,但身处现下如此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简单的认识计算机、基础的上网操作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等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授课内容和教育模式等正朝着深层次发展。除了已有领域内的进一步发展挖掘之外,支持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模式创新为基础,新技术引进信息技术教育为目标,在信息素质培养、创新教学设计、信息来源获取、教学设备引进、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更深一步的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完善。面向中小学生这样一个群体,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难度的调整十分重要。应该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研究出一种符合该年龄段孩子心理需求的教学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因此,符合孩子兴趣的课程体系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编程与兴趣的双重结合将变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流发展趋势。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迅猛发展至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当中与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它的发展变化一定会被广泛关注和响应。现如今,随着时代和经济水平的进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完善,授课模式处于师生协调的较好状态,课程内容也日益趋于现代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艺航.浅析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计算机教学,2017(23):158.
[2] 周通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资源拓展,2018, 12(32):177.
[3] 王麗娅.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的探析[J].散文百家,2018(11):248.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