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家发现澳洲棉抗病及腺体形成新机制

时间:2019/09/06  点击:653


         澳洲棉基因组整体信息 澳洲棉腺体发育基因挖掘 9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野生棉研究团队领衔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公布了二倍体野生棉种澳洲棉(Gossypium australe)高质量、从头组装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澳洲棉抗病和腺体延缓形成等优良性状的基因进行了挖掘分析,揭示了棉花抗病及腺体延缓形成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棉属共有A—G、K等8个二倍体基因组,其中A与D二倍体基因组融合形成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异源四倍体棉种——陆地棉和海岛棉。科研人员已对二倍体棉种A和D基因组多次测序和深入研究,但对其它二倍体野生棉种的研究很少。 二倍体野生棉种澳洲棉属于G基因组,起源分布于澳大利亚,具有抗黄萎病、抗枯萎病、抗旱和腺体延缓形成(种子无腺体而植株有腺体)等优良性状。澳洲棉全基因组测序对深入了解棉属植物进化历史,推动棉花抗逆育种,安全有效利用棉花种子蛋白与油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通过整合二代、三代等多项测序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澳洲棉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澳洲棉相对于雷蒙德氏棉而言,与亚洲棉亲缘关系更近,在大约660万年前分化为两个不同的种。 通过多组学、正向选择分析和基因功能验证,科学家发现了响应独脚金内酯、茉莉酸、水杨酸诱导的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auCCD7和GauCBP1,以及腺体发育相关新基因GauGRAS1。 论文通讯作者、棉花所研究员刘方说,该研究结果为解析棉花黄萎病抗性机理和腺体延缓发育特性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基因资源,也为深入了解棉花进化历史和研究棉花远缘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对推动棉花抗逆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pbi.13249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19/09/06

上一篇: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已达39颗 明年将全面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