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在“天之圣湖”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2019/07/22  点击:698


        纳木错站本部 纳木错站监测设施 青藏高原首个大型浮标式湖泊监测平台在纳木错投放运行   通往西藏纳木错的道路并不容易,这需要翻越海拔5190米那根拉山口,吸足满满3瓶近1升的罐装氧气,肠胃还需历经4个半小时的“翻江倒海”。 这条路的终点是海拔4730米的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纳木错站)。它位于“天之圣湖”纳木错之畔、背靠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峰,被视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观测站之一。 这条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研究员王君波走了15年,他称其为科研“朝圣”之路。 今年,再次前往“朝圣”的王君波有了新身份——纳木错站站长。“对青藏高原、对纳木错没有感情,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望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纳木错,王君波十分感慨。 15年,造就世界最高观测站 1973年,第一次青藏科考中老一辈科学家在极为艰苦的考察条件下对纳木错开展了首次综合科学考察。随后,几代青藏科考人承袭衣钵,在这条“朝圣之路”上走了40多年。 高寒、缺氧,孤独、清苦,要在纳木错建设固定观测研究站并常年维持正常运转,难度相当大,需要科研人员克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 2005年,一顶帐篷、一辆摩托车、一个皮划艇和几台简易的测量仪器,这些构成了纳木错站初期的全部“家当”。 高原上各种条件极缺,但“惊心动魄”的故事却从不缺乏。 “当年7月到10月,我们在帐篷里住了3个月。10月17日的那场大雪把帐篷都压塌了。”次多记得建站之艰的每一个细节,他是纳木错站最早的“元老”。 过去,因环境恶劣、设备缺乏,科考人员常常“望湖兴叹”。次多记得,人力背负仪器设备上冰川、骑摩托车环湖测量河流……那时,科考团队用了4年时间才摸清了纳木错的“家底”和水文环境特征,掌握了纳木错的水深分布情况和储水量大小,期间获得了首个11米湖泊岩芯。 王君波回忆,建站初期,一次在纳木错主湖区测量采样结束,返回时忽起大风,逆风而行致小平台发动机的汽油耗尽,他们困在湖中无法靠岸,黑夜、风雨,一切条件都不利于救援行动,“我们仨一人抱一根三脚架的钢管,拍打彼此以免睡着,靠打火机发信号、靠二锅头酒御寒”。 “什么样的经历都有。”王君波的语气很轻松。再回首,这些细节在王君波口中早已化作了“故事”说与听者。 “随着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基础科研事业的不断投入,现在这条路以及相关的科研条件都已得到大幅度改善。新一代的‘青藏人’正继续沿着这条路,以饱满的热情持续不懈地付出着。”王君波说。 独一无二的科学“宝藏”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纳木错有着世界上极恶劣的环境,但也蕴含着最具吸引力的科学“宝藏”。 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作为羌塘高原典型湖泊系统,纳木错流域内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湖泊、冰川、河流、冻土、季节积雪、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等。也因此,此地成为研究该区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透过它,可揭示过去百万年间高原生态系统演化史,也可窥见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响应。 “这里的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等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站在高原上看得更远。”说到这里,纳木错站“90后”科考人员黄磊的眼神里充满着炽热,从2012年起以青藏高原所研究生身份到站上算起,他已参与了十余次不同规模的湖泊科考。 自建站以来,纳木错站围绕“冰川-湖泊-大气-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关系”,开展了冰川与湖泊变化过程及相互关系和气候响应、湖泊物理化学水文过程及环境影响、生态系统格局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六大观测研究内容。 纳木错站还为第二次青藏科考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与后勤保障。今年5月23日,“极目一号”大气浮空艇科考团队在纳木错站开展了集中强化观测,创造了7003米同级别浮空艇的世界最高纪录。 新时期,纳木错站肩负了新使命。除了原本的观测职能,纳木错还作为服务于第二次青藏科考“两江两湖地区”基地建设。 王君波告诉《中国科学报》,两江两湖地区代表了西藏最大的内陆湖盆流域系统及亚洲水塔外流区的源头区。近年来,气候变化已导致该区域冰川、湖泊、湿地及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依托纳木错站,可开展亚洲水塔水资源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气候变化背景下亚洲水塔变化趋势及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等观测研究。 从一流的观测到一流的科学 15年来,王君波与纳木错站共同成长。他从博士后成长为站长,见证着纳木错站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当年那顶承载一代科考人热血和青春的帐篷早已不知踪迹,“退役”的皮划艇也被搁置在站上一隅,但青藏高原科考精神在新建的二层小楼里得以传承。 这里目前已总共“入驻”了40多台仪器设备、3台皮卡车和越野车,刚刚修葺完成的阳光大棚里种满了瓜果和蔬菜。此外,还设计了非常详细救援保障计划,大型科考队可配有随队医生,紧急情况可调动直升机救援。 王君波任职后,启动了仪器设备清查维修和信息化管理,以及站部主楼和住宿条件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工作,新增阳光房和文娱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地暖和有氧房正在计划中。 “野外台站是青藏高原所的立所之本。这里太艰苦了,希望通过改善条件,尽量为大家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基本保障,这是最重要的。”王君波说。 工作人员有了温馨的“安定之所”,越来越多的科考人员加入高原湖泊“探秘之旅”。 新装备也纷纷“上马”,6月底,搭载有水质多参数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自动气象站等监测设备的大型浮标式湖泊监测平台在纳木错投放运行,将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持青藏高原大型湖泊现代过程综合观测。 此外,中德合作“TransTiP”项目、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等正在把纳木错站推向开放合作的国际化。 “先做一流的观测,在此基础上再做一流的科学。”王君波说,“观测和研究是纳木错站的首要任务,而要冲刺国家级野外台站,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所内外资源的有力支撑,这需要倾注全所之力。” “在艰苦的环境中,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专程到站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青藏高原所党委书记董伟锋希望,纳木错站要成为青藏精神的弘扬者,不忘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勇攀高峰。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19/07/22

上一篇:中国队时隔四年再夺国际奥数大赛冠军
下一篇:新研究借助人工智能探寻食管癌致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