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浅析高校合理“增负”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索

时间:2020-09-06  点击:712


       

林丽霞 贾海浪

摘 要: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会议精神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界认同的,中小学教育及社会用人单位也无异议。本科教育是教育阶段最重要一个阶段,影响着职场人的素质和社会人才需求,合理的“增负”是必然的,在最好的青年时期应该肩负起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增负 教学 科研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b)-0-02

目前来说,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在中国基础教育肩负改革很多年,提前了放学时间,课堂作业也相应减少,迫于升学率的考虑,为挤入名校,中小学学生学业还是很繁重。相对而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以培养学生兴趣及创新能力为主,大学宽进严出,挂科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学学业压力非常大,在该有的年纪承担更多的事情,这个也是能力范围内的。只有高校合理“增负”,实行宽进严出,中小学才能真正地减负,是建立一个健康有序教育体系必要条件。

1 高校合理“增负”必要性

(1)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反观大学生精神面貌,排除一些学霸,多数是迷茫的,在学习上不抓重点,课外游戏成风、对于挂科没有紧迫感自我放纵,大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自由散漫不负责任到了社会上也难以担当重任,所以大学生除了积累知识,内涵建设上在精神层面的“增负”也是紧迫的。

(2)当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不乏还有很多名校的,特别是北上广深,都是大学生毕业的聚集之地,多数用人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也是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足、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力等,对专业的知识基本常识有些都不知,只是略知皮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达到初级工的程度,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令人反思是不是在大学阶段过得太过于快乐和自由。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核心阶段,需把人才质量和效果摆在第一位,高效合理“增负”,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内涵,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改善就业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用人企业减少用人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2 高校合理“增负”路径探索

(1)其实也有大学生抱怨大学很忙,很多课需要上,课外有很多作业或者实践环节需要去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需要分析我们的学生有没有忙对路还是在瞎忙,就业状况是检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果不高那说明课程的深度和内涵没有得到扩展,所以高校管理层面上建议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能力导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目标、在教师、教学条件、教学体系、教学经费上建议一体化的配套设施,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科学的鼓励教师打造“金课”,鼓励学生在课外对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扩展课程深度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教师层面上看网络也有大学生网友评论大学生增负之前,先给老师增质增负,其实网观多数大学招聘老师条件也是愈来愈苛刻,不是没有质,也不是不忙,而是如何在教学和科研平衡。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实际上,除了开展基础的教学研究或者学校硬性规定的项目外,忙的事情与教学关系不大。部分竞争激烈的高校采用“非升即走”的方式来淘汰教师,不上课,只要能做项目、发论文,申请到更高级别的项目就可以留任,于是为获得更高级别的课题和职称的晋升,于是,许多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科研项目和实验上以及申报课题上面,在这样管理机制的驱使下,一些教师不能坚持职业操守,不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从而助长水课的产生,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到底还是一个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协调的问题,主要高校管理层面需要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平衡各方的资源投入,从而让老师有时间、有能力去备好一门课,加强高校间合作交流,学习优秀教学经验,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相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侃侃而谈的讲台魅力,都会让学生听进去,同时建立监督机制,严查照读宣科念ppt现象,加强课堂纪律。

(3)从学生层面上看,大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大学学习教学模式与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课程多,流程快,实践性也偏强,高中的学习模式是纯粹的接收型,教师是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而大学里学生是为了毕业后可以找一份想从事的工作,需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加强哪块实践能力。另外在网络课程环境促使下,在大学初期应该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显得至关重要了,所以高校应该在入校初期开展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后思考等,并在学习方法上做相关的指导如会用工具、会讨论、会思考、会翻阅材料等,以及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包括软件及硬件,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兴趣,并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讲座,从心理层面上讲述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逐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激励自我。

总而言之,要加强学院教学主导权,教师的主动权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正如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所言,高校“增负”需要提升学生感知的挑战程度,需要“合理增加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已经改变,课堂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获取场所,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本科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诱惑,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随时都要学习,不然就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轨。另外,陈宝生部长还强调,高校“增负”要推进“四个回歸”,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只有高校角色各司其职,学生上好学、老师教好书、高校人严把教育质量大门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能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永谊.如何走出“增负”与“减负”的教育困局[J].发展论坛,2011(12):22-23.

[2] 张赵姝影,郑东辉.基于高频词汇的国家减负政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27-33.

[3] 肖仕卫.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93-97.

[4] 王海.“减负”与“增负”之思[J].新思考,2016(2):9-10.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20-09-06

上一篇: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