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林晓云
摘 要:阅读推广是指阅读推广的主体通过一定媒介手段,向读者传达有利于读者参与阅读的信息,阅读推广活动本质目的在于通过活动让读者自主阅读。在“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既是高校图书馆迎合碎片化阅读、终身教育等创新教育与服务升级的时代要求,又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阅读,增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提高国民素养,更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基于此,该文从阅读数字化、机制常态化、强化馆员能力等方面探讨“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微阅读时代 应用型本科 图书馆 阅读推广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数字技术快速更替,人类社会进入了“微阅读”时代。科技改变了人们原有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以及阅读需求,特别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技术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开启全民阅读时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各种阅读快餐化、碎片化、个性化,而这种时代的阅读特征也出现了诸如信息通俗化、信息同质化等现象与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占据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是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丰富阅读资源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全民阅读意识与能力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且随着科技对于人们阅读习惯深层次的影响,使得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阅读方式。根据“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2016年成年国民通过各媒介进行阅读的综合阅读率为79.9%,而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的阅读接触率高达68.2%,较2015年的64%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并可以预测这将会逐年提升。由此,21世纪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加快信息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并根据全民阅读行为的调查,特别是针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改变,变革服务理念,以现代服务理念以及现代科技应用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大学生阅读群体的阅读需求。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发展策略为以下几点。
1.1 加强对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培养
“微阅读”时代数字阅读对大学生产生不少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浅表性、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大学生对数字阅讀过度依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此外,大量有害的网络信息侵蚀也不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加大了学校学生观念教育的难度。种种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身心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上应针对大学生阅读能力弱化的问题进行认知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引导。对此,在认知教育上把“微阅读”时代的阅读习惯变迁以及数字阅读给大学生阅读行为带来的影响作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阅读缺陷,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并积极与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合作,把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培养作为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首要目的;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对于大学生数字检索、阅读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教育,让学生熟悉该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操作系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把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理念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有效性。
1.2 加强高校数字资源平台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集合馆校实力共建数字资源平台。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上需要强调两点原则:共享性原则、特色化原则。没有共享的开放,就不会带来发展;没有特色或者品牌思维就会淹没在同质化的大海中,没有新意,没有吸引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此,由于数字化平台需要专业的人才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既不能不顾实际条件限制,盲目地在技术层面进行技术更新,也不能因为学校的经费紧张而有忽视或者不重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总之,面对“微阅读”时代,要本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策略主张,既不盲从,也不与发展趋势相背离,有目标、分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在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微阅读服务平台的框架构建上,则细分为资源层面、技术层面、服务层面以及用户层面,并对以上4个层面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读者需求为突破口,完善差异化服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常用社交平台的社会功能,密切4个层次以及读者与学校图书馆的联系。
1.3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
在“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培养、服务理念革新以及服务品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一方面,要持续关注和重视图书馆推广馆员的阅读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育人服务的品质,改变过去爱答不理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需充分融合新媒体平台,构建多渠道多路径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渠道。
2 加强阅读推广馆员能力建设
2.1 推广馆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
阅读推广馆员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执行主体,因此是影响“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对此,围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大核心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其一,服务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热爱阅读的职业意识,并且对阅读推广活动从概念、机制、模式、内容、评价等有着深入的理解,能够通过自己的宣传与服务让读者信服。其二,人际交往能力。阅读推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项营销性质的宣传推广活动,因此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是阅读推广馆员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三,组织策划能力。任何宣传推广活动,都是通过创意设计、组织策划基础上谋划起来的,组织策划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推广活动能否吸引读者的兴趣,能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四,宣传写作能力。宣传海报等宣传方式是读者认识和了解阅读推广活动的窗口,是读者参与并加入到阅读推广活动最初始的信息接收阶段。对此,推广馆员宣传写作能力可以表述为在活动开始之前,推广馆员需要写活动宣传稿、活动规则文案等;活动后,推广馆员则需要根据阅读推广活动工作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反思工作不足。其五,信息素养。在“微阅读”时代,推广馆员还需要具备对先进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平台的操作应用能力,并对数字图书馆系统有着一定的信息认知能力,能够利用新技术在网络平台上推展阅读推广活动。
2.2 推广馆员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 加深阅读推广馆员的职业认知能力。对阅读推广工作的热爱程度是影响推广馆员能力以及能力提高的显著性因素之一。对此,要增加推广馆员的知识储备,用知识浇灌能力,培养热爱的基础,明确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不断加深对于职业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当前,建设全民阅读型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由此作为推广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责任使命,让每一位阅读推广馆员时刻牢记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
(2) 重视交流,建立与读者沟通机制。阅读推广活动是一个开放式、动态化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不仅需要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同事协作关系,还需要针对推广活动建立推广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能够在双向平等友好的交流中,获知读者的真实动态,这对于推广活动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以线上交流和线下面对面交流为机制的主要方式,比如在线下面对面交流上,阅读推广馆员可以与读者一起共同加入诸如图书馆组织的读书会或者是学校读书兴趣为性质的社团定期举行的阅读活动,以及更多具有固定性质的活动以加深彼此互动沟通程度。
(3) 提高阅读推广馆员的数据处理能力。针对上文提到的数字平台的阅读推广策略以及当前“微阅读”时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变化,提高阅读推广馆员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对于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程度,抓住数字图书馆建设机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首先,培训学习。针对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对于馆员数据处理能力的硬性要求,在组织培训上应该成立专门的数据处理培训小组,并以经验丰富、具有计算机专业、统计学专业背景的馆员进行培训指导教师,积极与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建立沟通合作机制,邀请学校教师担任培训讲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其次,自我学习。组织阅读推广馆员进行线上学习,并把线上课时学习作为阅读推广馆员职位晋升、岗位任用的考核指标,并针对馆员线上的自我学习,定期对馆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笔试和实践测试。
3 构建大学生阅读推广的常态化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迎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素养的需要,而构建大学生阅读推广的常态化机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保障机制。
3.1 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推广队伍建设机制
一方面,明确阅读推广的组织机构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针对大学生的阅读推广,不仅仅是图书馆机构的事情,同时也是全校性的教育工作。因此,要把包括教务处、校团委、各院系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纳入到大学生阅读推广的组织机构建设上来,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扶持、共同支持的工作生态。图书馆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责任主体,协调好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事务安排,保障各部门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构建专兼结合的阅读推广队伍。把领导、教师、辅导员、读书社团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纳入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发挥差异优势,共同致力于高校阅读推广工作。
3.2 加强大学生阅读推广的内容建设机制
第一,遴选优质书籍。在图书阅读书目编制上坚持思想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专家指导原则,重视推荐书目的读者信息反馈。第二,以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分科阅读以及专题性好书的分众阅读的分类推荐工作。坚持读好书、好读书的阅读推荐原则,不能够背离大学精神。第三,在推荐内容上以人文经典、科普好书以及阅读方法为推荐的三大内容,人文经典强调精读、科普好书重在休闲泛读、阅读方法类书籍重在提高读者阅读水平。
3.3 重视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分析建设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大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行为习惯。为此,要重视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分析机制建设,尤其是微阅读方式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阅读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只有在掌握大学生阅读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性、有效性,才能够更契合实际地解决大学生阅读存在的突出问题。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推广活动作为图书馆创新教育,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现代化转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全民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阅读推广既是一种营销策略,同样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行为,在树立文化自信、强调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文结合“微阅读”时代快餐化、碎片化、个性化的阅读特征,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视角分别从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应用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能力建设、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机制构建角度探讨了“微阅读”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阅读推广的差异化、共享性策略。通过优化完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既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升级,又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其文化素養以及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娟,肖献军.手机阅读时代的到来及高校图书馆员应对挑战的“新作为”[J].当代图书馆,2018(4):8-11.
[2] 周晓杰,关大平,段滨艳,等.“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6):71-73.
[3] 韩亮,郎筠.全民阅读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1):58-62.
[4] 谷春燕.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8,4(21):122-123.
[5] 陈晓彬.“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微”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448.
[6] 姚宇龙.碎片化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深度阅读的引导[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1):20-22.
[7] 张珠江.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阅读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2):42-43,60.
[8] 郑勇,胡冰倩,惠涓澈.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基本要求及培养方式[J].图书馆论坛,2019,39(1):138-144.
[9] 王荣荣,武海英.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实践及优化策略研究——评《大学图书馆变革发展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3):86-88.
[10] 刘海涛.“阅读推广+”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创新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3):72-77.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