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许丽丽
摘 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服务,而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大众日常工作、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测绘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国家秘密,在广泛、便捷地应用测绘成果的同时做好保密工作,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测绘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从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测绘成果保密工作面临的安全隐患,着重阐述测绘成果保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测绘成果 保密控制 安全 策略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涉密测绘成果,直接关系国家主权、领土安全和民族利益。新时代,随着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测绘地理信息在提供丰富、多样、广泛、便捷的服务同时,做好保密工作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是指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政府决策、区域经济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1 政府决策的重要辅助工具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已成为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构建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战略、形成决策、制定规定的基础平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直观的依据和手段。
1.2 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具
新时代,测绘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和信息来源,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提供空间信息定位,为项目拆迁、环境评估、防灾减灾、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判定依据,同时也是工程实施、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的过程资料和成果资料。
1.3 广泛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广泛服务于百姓日常出行,搜索目的地位置、规划出行路线、查看实时路况都是基于测绘成果,为百姓生活推出适用、实用、好用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1.4 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支撑
测绘成果体现国家主权和利益,代表国家的政治主张,同时,测绘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基于地理信息的公安、警用信息系统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至关重要。
2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安全隐患分析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包括纸、光盘、磁性等各类存储介质所承载的测绘数据、图件及相关资料。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载体种类和表现形式丰富,数字化成果广泛应用,传播途径多样,一经丢失泄密,将会给国家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
2.1 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安全隐患
管理制度是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保密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未设立涉密岗位,涉密人员上岗未经保密培训;有的对外提供涉密测绘成果,未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有的未按照规定对涉密地理信息成果的衍生品进行标密管理,有的衍生品低于原涉密等级;有的在委托第三方完成项目后,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或销毁涉密成果;有的对涉密成果不清点、登记,随意扫描、复制、转借;有的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測绘成果种类、数量与帐册不相符,管、用不分开。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安全隐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成果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隐患。如果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就容易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等程序,进行非法攻击和远程控制。一旦攻击成功,攻击者就会任意窃取涉密信息;同时,涉密计算机还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病毒,使存储、处理的信息遭到破坏。实际工作中,有的测绘单位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有大量涉密成果资料,有的甚至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极易被木马病毒入侵;有的在未脱密或脱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公开使用涉密测绘成果;也有的单位计算机、移动介质和网络使用不规范,未能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不上网、非涉密计算机不涉密、移动介质不交叉使用等规定,给涉密成果的安全带来隐患。
2.3 硬件设备不齐全的安全隐患
做好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各种硬件设备十分必要。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未将涉密测绘成果的保管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未按照规定设立专门的涉密成果保管库房,配备专用保密柜、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未按照标准粘贴保密标识,没有及时、标准地标密;有的未按照规定设立铁门、铁窗、铁柜子等“三铁”设施;有的未配备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
3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工作的策略思考
3.1 内部使用测绘成果的保密控制
单位内部使用涉密测绘数据,要严格按照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程序和要求使用。作业人员在使用涉密数据前,填写数据使用申请表,注明项目名称、申请人员及使用日期等信息,由数据管理人员审核后统一分发、提供给使用人员。涉密数据的运行与读取在内部局域网进行传输,要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
3.2 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保密控制
测绘成果作为基础性保障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果只强调测绘成果的保密而不使用,测绘成果就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要充分发挥测绘成果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要让测绘成果在保密可控的状态下使用。测绘成果的对外提供,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有关手续和流程执行,申领单位需要提交《利用涉密测绘成果申请表》、相关资质材料、上级主管部门证明文件及《测绘成果核心涉密人员岗位备案表》,并签订《涉密测绘成果安全保密责任书》及相关许可协议后,方可开具《利用涉密测绘成果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按规定予以提供。
3.3 纸质测绘成果的保密控制
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是以纸质为载体,其保密管理采取编制保密号与加盖保密章的方式,保密编号是对纸质测绘成果提供后身份识别与基本信息查询的有效依据,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通过读取编码能够获取该地形图的购买日期、申请人、保管情况等信息。加盖保密资料章能够明确成果的涉密属性,提醒使用者注意妥善保管,控制其不得随意复制。复制涉密测绘成果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并严格控制复印数量,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复制的文件要和原件一样进行严格管理,阅办后要按规定立卷、归档、清退、销毁。
3.4 数字化地形图、航摄影像、卫星影像等数据的保密控制
新时代,测绘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地形图、航摄影像、卫星影像等测绘成果广泛应用,这部分测绘成果采取加载水印的方式进行保密控制,其与保密编码的功能一致,能反映出该数据的基本信息。如果造成泄密,可以通过镶嵌在数据中的文字信息准确、迅速地追查出泄密的单位、个人。
3.5 计算机网络的保密控制
计算机网络管理要责任到人,做到谁使用谁负责。对涉密计算机采取双人匹配方式设置登录密码,安装防火墙和专业杀毒软件,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关闭USB接口和光驱,与因特网完全进行物理隔离,实行内、外网分网处理。所有移动存储设备用网络监控软件进行注册登记,办理领用签字手续。读取与加工涉密数据的电脑必须是涉密专用计算机,与外界连接的端口、光驱等都要经过物理隔离处理。U盘、移动硬盘等传输中介设备和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功能的设备一律不得接入涉密计算机。
3.6 健全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测绘单位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执行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结合该单位生产、保管、使用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涉密测绘成果及其衍生产品定密标密制度、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及其载体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以及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安全保密教育、管理和考核制度等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7 建立安全保密宣传教育机制
通过专题讲座、专门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发放有关知识读本等多种形式,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涉密人员进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形势、测绘与安全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技术防范防护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安全保密教育机制,普及涉密人员的保密知识,增强安全保密意识和防护技能。
3.8 开展安全保密检查
测绘主管部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测绘单位遵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安全保密检查;测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涉密测绘地理信息使用情况、存储和处理涉密测绘地理信息设备管理情况以及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以查促教、以查促改、以查促防,逐步提升测绘行业整体保密管理水平。
4 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不遭受损害的高度,不断增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制度、强化保密措施,切实维护好测绘成果的安全,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 靳晶.高校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2):38-39.
[2] 王洁琼.浅谈勘察设计企业涉密测绘成果资料的管理[J].纳税,2018,14(2):230-231.
[3] 王庆浩,金星池.浅谈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涉密测绘成果的管理[J].矿山测量,2017,4(4):111-114.
[4] 司三平.浅谈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存在的问题與建议[J].地矿测绘,2015,4(3):36-38.
[5] 王晓庆,王云茂,等.关于涉密测绘成果使用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纬天地,2016,1(2):28-29.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