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浅谈“90后”新任辅导员与“00后”大学新生的相处之道

时间:2020-05-07  点击:793


       

鲍清

摘 要:辅导员是一个传统的职业。在新时代、新起点,当“00后”的大学新生开始踏入大学校园,“90后”的新任辅导员该如何与之相处呢?笔者认为应该继承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特色和新生特点,开拓创新、狠抓学风、深入学生、培养骨干、家校合力、时刻学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源头活水和动力。

关键词:“90后” 新任辅导员 “00后” 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什么是辅导员?教育部最新的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给出了精准的定义:“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

新时代,新挑战。目前高校新任辅导员基本都为“90后”的青年人,而大学新生则都将是以“00后”年轻人为主力。社会普遍认为“90后”和“00后”这代人在思想、个性、行为、价值取向、心理需求等方面表现出缺乏吃苦精神、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自我意识性强等新特点[2,3]。当“90后”新任辅导员遇见“00后”大学新生,该如何合理地行动,该如何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一名刚刚工作一年多的“90后”辅导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自己和“00后”大学新生们的相处之道。

1 狠抓学风,大学不是传说中的“象牙塔”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高考前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传言:“现在努力学习,高考取得好成绩,进入大学以后就轻松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很多学生完全释放之前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习压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束,完全放飞自我尽情玩耍。而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带着这样的状态进入大学,感觉完成高考的目标后,突然间没有新的奋斗目标和方向,进入大学后开始自由自在地生活。尤其现在的“00后”们更是自我观念强,想在大学“象牙塔”中无拘无束地展示个性。

实际上,优秀的大学生若想享受精彩的大学生活,首先必须明白“传说中的大学真的只是个传说”。大学是中学和踏入社会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与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不同,大学则是完全从被动转换为主动。大学里学习干扰因素增多,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氛围变得宽松,学习方法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这种主动不仅仅指学习方面,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社交、生活等更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考验。作为新生辅导员,势必要在学生入学初就改变大家头脑中的大学“象牙塔”观念,狠抓学风,严格要求,帮助大学生们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遵纪守法,独立自主,尤其是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管理大学生,不仅是管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严格的制度管理也是新任辅导员威信树立的方面之一。

为了帮助大学生继承中学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守纪律和讲规矩的基本意识,笔者实行严格的低年级日常早晚自习制度和课堂考勤制度。辅导员狠抓学风,对于早晚自习和课堂出勤情况每日跟踪教育,同时,经常性、定期性地进教室、进课堂查勤。对于自由主义的“0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场“暴政”,终于进入大学却仍经受如此严格的管理,就像是在重读高中。但同样崇尚自由的过来人“90后”辅导员深知,“先严后松”的管理容易,“先松后严”的管理困难。学生们一入学伊始就在严格的管理下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随着进入高年级,就能够非常顺利地由被管理变为自我的有效管理。若干年后学生踏入社会再回想这一切时,相信他们会感谢当初所谓的“暴政”。

2 深入学生,做“00后”口中名副其实的“清姐”

所谓良师益友,虚长几岁的“90后”辅导员更应该充分实现“亦师亦友”的角色,不仅是“00后”们的老师,更应该是他们的好朋友、好哥哥或好姐姐。笔者基于当前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众多(一人管理全年级400人左右)的现状,一方面,实行全年级各班“树状”管理模式,即每班班委每人分管最多10名学生,组成小组,密切关注组内成员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状态,保持各项通知、信息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通畅传达。另一方面,实行全年级宿舍长管理模式,宿舍长密切关注舍友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身心状态,宿舍的晚归和未归每日汇报,及时关注到学生的作息规律和人身安全。两种管理模式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只有充分地深入和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年轻的“90后”辅导员同样应该不怕苦、不怕累,贯彻落实“三深入”的常规重点工作,做到“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心里”。尤其是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三深入”工作亦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辅导员万不可整日坐在办公室,应该出现在有学生的各个场合,每周定量走访宿舍,和学生谈心谈话,与学生多接触沟通,尤其是对于“三困”(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生更是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转变在学生心中居高临下的严肃管理者形象,辅导员和大学生们由生人变为熟人,让学生觉得辅导员是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碰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00后”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清姐”。

3 培养骨干,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基数大,工作内容千丝万缕,虽然“90后”辅导员和“00后”大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朋辈教育的作用仍是不容小觑。辅导员要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骨干的力量,培养强有力的班委骨干团队,开启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使得班委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得力的学生骨干是辅导员的“三头六臂”,是辅导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輔导员要会选人、会用人、会培养人。一个班级班委团队组成的选拔至关重要,学生骨干不仅要表现突出、做事和组织能力强,还要愿意为同学服务、人缘好、具有威信力和号召力。班委们分工协作,帮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包括通知的下达、材料的收发、活动的组织、同学情况的及时反馈等。“00后”骨干们的潜力是无限的,“90后”辅导员应注重教育和培养,经常性地加油鼓励,缺点不足及时指正,优点长处及时表扬。一方面,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的通力合作,有助于班级和年级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学生骨干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比如人际交往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行为处事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家校合力,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力量

在当下新媒体发展普及的时代,网络通讯媒体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今,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建立家长群,旨在方便学校和家长们的沟通交流。“90后”辅导员更应该与时俱进,建立大学家长群,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可能有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大学,代表孩子已长大,就不用过多地管束,甚至认为无需管理。孰不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在孩子的成长成才之路上家长的陪伴不可或缺也无法替代。大学的管理模式本身就和小学、中学不同,“00后”大学生普遍更是我行我素,导致大学生家长们对于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程度会大量减少,因此,保持家校的高效溝通至关重要。

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家长普遍皆为“70后”一代,很多自身也曾为大学生,和学校老师沟通、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基本不存在障碍。新生入学初,辅导员即同步建立家长群,成立家委会,保持家校互通平台流畅。辅导员实时向家长们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们和辅导员有效沟通不同孩子的特点和情况,家校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每一个不同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家校合力,对于“00后”大学生们的管理成效将会事半功倍。

5 时刻学习,随时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新时代,“90后”作为新的一代开始一批批地踏上社会的舞台,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和曾经存在的一些争议观念不同,“90后”辅导员同样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深知这份职业是良心活,不会单纯以学生的学生角度思考行事,更不会感情用事。“90后”新任辅导员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是有激情、有热情,知道工作的重点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前说3岁就是一个代沟,现在可能相差1岁就存在代沟,因此新任辅导员需要时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虚心向前辈请教,多多取经;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实时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汲取各方有利渠道学习充电。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90后”新任辅导员同样可以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与“00后”大学生们和谐相处,帮助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17年第43号)[Z].

[2] 张凤,周奎武.高校新任辅导员入职适应困惑及消解[J].高校辅导员,2013(1):62-63.

[3] 成宏涛,姜雪,张蕾.新任辅导员的职业困惑与成长探索 [J].高校辅导员,2015(4):54-57.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20-05-07

上一篇:英语商务报告结构浅析
下一篇:浅析高校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